“辨識”與“確認” : 中國隠士的社會型塑機制論略
        アジアの歴史と文化 Volume 16
        Page 55-65
        
    published_at 2012-03-31
            Title
        
        “辨識”與“確認” : 中國隠士的社會型塑機制論略
        
        
    
                
                    Creators
                
                    胡 翼鵬
                
                
            
    
        
            Source Identifiers
        
    
    
            Creator Keywords
        
            隱
            中國隱士
            身分建構
            社會型塑
    社會輿論的認可與認同是隠士身份建構的公共基礎、隠士的個性行動需要社會輿論的認同才能形成廣泛流播的名譽、而官方的徴召辟除也需要根據社會輿論提供的線索循名責實。官府的徴辟是隠士表達立場、表明態度的契機、也是隠士身份得到政治權力認證的契機、因而徴辟制度是隠士身份建構的認證環節、徴辟既是隠士與官僚的分水嶺、也是隠士純粹性的試金石。而一個以“隠”自我標榜、並被當時的社會輿論或政治權威承認的隠士、能否被後世繼續認可為隠士、環與史家在修纂史傳時的歸類判斷和書寫結果有密切關係、因而、史家寫作傳記時的判斷分類對隠士在歴史長河中的身份定位具有蓋棺論定的終極影響。
        
        
            Languages
        
            zho
    
    
        
            Resource Type
        
        journal article
    
    
        
            Publishers
        
            山口大学アジア歴史・文化研究会
    
    
        
            Date Issued
        
        2012-03-31
    
    
        
            File Version
        
        Version of Record
    
    
        
            Access Rights
        
        open access
    
    
            Relations
        
            
                
                
                [ISSN]1348-1932
            
            
                
                
                [NCID]AA11457885
            
    
            Geo Locations
        
            | Geo Location Point | / | 
|---|---|
| Geo Location Box | / / / | 
| Geo Location Places | 中華人民共和国 | 

